您当前位置:保定理工学院 >> 艺术学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新闻动态

学校简介

聚焦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赴保定新闻传媒传媒中心(集团)深度交流

2025年3月11日,保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团队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前往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期间,段梦芳、赵雅静两位资深老师热情接待了我院教师团队,并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访谈。凭借多年在传媒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两位老师提出一系列极具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为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赴保定新闻传媒传媒中心(集团)深度交流

一、强化新媒体课程,适应行业新趋势

新媒体课程方面应加强,这是两位老师给出的首要建议。在当下,新媒体已然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影响力持续扩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段梦芳老师指出:“新媒体平台的崛起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内容创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抢占先机。” 因此,增加新媒体课程设置,丰富相关实践环节,将助力学生更好地融入新媒体时代,拓宽未来的就业渠道。

二、融合采编课程,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两门课程可以融合。在实际的新闻采编工作中,采访与写作紧密相连,将这两门课程融合,能让学生在统一的教学体系中系统掌握采访与写作技巧,有效提升综合业务能力。融合后的课程可以以实际新闻项目为导向,让学生从选题策划、采访提纲撰写,到实地采访、稿件撰写,完整地经历新闻采编流程,在实践中领悟采访与写作的内在联系,提高业务水平。

三、整合相似课程,优化知识学习体系

《电视画面编辑》《电视栏目导播》等存在相似点的课程可以融合。这两门课程都涉及视听语言运用和节目制作流程把控,融合后能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使学生更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融合后的课程可以打破原有课程界限,从节目整体制作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画面编辑和栏目导播在不同节目类型中的协同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强化学生对节目制作全流程的理解与掌握。

四、开启第二课堂,促进课程与社会对接

节目类、技能类课程可以开启第二课堂,让课程与学生与社会对接,这一建议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开辟了新思路。通过与社会对接,学生能更精准地把握行业需求,明确学习方向,提升综合素质。学院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广播电视行业相关的实际节目制作,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全程参与;也可以邀请传媒行业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以实际项目为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行业一线的工作模式和要求。

五、优化实践课程,增添剧本构思与创作

专业实践课要考虑落地性和实践性,推荐《微电影制作》增添剧本创作环节。微电影制作涵盖从剧本创作、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能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剧本创作环节的加入,能强化学生的创意表达和故事构建能力,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段梦芳老师表示:“微电影制作是绝佳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与微电影创作,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聚焦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赴保定新闻传媒传媒中心(集团)深度交流

六、总结

此次与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的交流合作,不仅为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关键参考,也为双方未来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筑牢了基础。相信在双方携手努力下,保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培育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传媒人才,为传媒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赴保定新闻传媒传媒中心(集团)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