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荐读(一)
《十三步》
作者|莫言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6671-7
关于作者
莫言,中国当代作家。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余部,《透明的红萝卜》《师傅越来越幽默》《春夜雨霏霏》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莫言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报文学奖(台湾)”,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Prix Laure-Bataillon)”,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
2012年,莫言因“作品中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历史和现实的并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在莫言的文学版图中,《十三步》宛如一座神秘而独特的迷宫,以其极具实验性的创作手法,引领读者穿梭于光怪陆离的故事世界,深度洞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与困境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怪异与荒谬。
本书讲述的故事起始于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的离奇遭遇。他在讲台上劳累致死,因为殡仪馆要给死去的王副市长整容,于是先被塞进冰柜,居然荒诞离奇地复活;妻子屠小英以为他已经死去,拒绝他再踏入家门;殡仪馆美容师李玉蝉将方富贵改容成自己的丈夫物理教师张赤球,让他代替张赤球登上讲台授课,而张赤球则外出经商。随着情节推进,方富贵和张赤球的生活陷入混乱,现实世界的秩序彻底崩塌,每个人都在荒诞的漩涡中迷失自我,原本的身份与生活被彻底颠覆。
书中的语言充满了莫言独特的风格,新奇的比喻信手拈来。“价格如一匹发了疯的野马,或者,如一支插进沸水里的温度计”,简单一句话,便将价格飞涨的迅猛态势生动呈现,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经济动荡带给人们的不安。“物理教师扑向河水,好像一头从沙漠深处走出来的骆驼”,此比喻不仅形象描绘出人物对水的极度渴求,更从侧面反映出其所处环境的艰难。这些鲜活的语言,为这本小说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本书共十三章,每章由多个小节构成,各小节之间跳跃性极强,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不同场景、人物视角和时间线频繁切换。在阅读过程中,思维需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努力拼凑碎片化的信息,仿佛置身于一场紧张刺激的冒险!
好书荐读(二)
《冒险》
作者|李树峰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7161-7
关于作者
李树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著有《视觉百年——澳门摄影》《摄影式观看》《摄影艺术概论》等,出版的摄影文集《看与见——摄影小札》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
2006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2009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2014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2019年入选中宣部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关于本书
本书汇集作者不同时期发表的理论文章数十篇,并附工作之余所拍摄的照片,以及担任北京国际摄影周、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学术主持人所撰写的历届主题阐释。作者从摄影业界实际出发,从创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现象入手,进行学理性的梳理和解剖,并总结内在规律,对摄影的定义、摄影的属性、摄影的理念等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作者认为,摄影即看法——观看事物的方法。“看”不一定是“见”,“看”是人有意无意的眼睛动作,“见”是由“看”而来的内心活动。如果只是去“看”而没有达到“见”的层次,那就捕捉不到有意义的事物。作为摄影人,既要“看”,也要“见”,提高“摄影式观看”的能力,“看”要千方百计多看,创造机会多看;“见”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认知的敏感。
本书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摄影理论知识,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不仅能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为摄影创作者提供宝贵的创作灵感与理论指导,更是对摄影艺术感兴趣的读者了解摄影世界的绝佳窗口。
如果你渴望在摄影艺术的海洋中畅游,探寻摄影艺术的深度与广度,那么李树峰的《看法》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翻开这本书,跟随李树峰的脚步,一同开启这场精彩绝伦的摄影艺术探索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