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记载的是历史上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珍贵的历史文物们也面临着被毁的危险。
本期的好书推荐——《故宫文物南迁》,详细描述了这段历史,让读者们从细腻的文字中感受文物南迁的艰难历程。
作者 | 祝勇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 | 978-7-02-017922-0
一、谈“作者”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出版作品五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等数十部著作。
任《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多部大型纪录片总编剧,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该片入选“新中国七十年纪录片百部典藏作品”,获金鹰奖、星光奖等多种影视奖项。
二、谈“本书
故宫文物南迁,是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行动。
山河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2年,第一次淞沪抗战爆发,作为战场的上海,房屋被毁1.97万户,规模较大的文化机关,如商务印书馆及其附设的东方图书馆,以及各公私大学,均遭到轰炸焚毁,古籍损失难以计数。
“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1933年,山海关沦陷,山海关古迹亦遭破坏,华北局势岌岌可危。故宫文物必须南迁。这一点,不容置疑。
如此大规模的文物搬迁行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于成立不到八年的故宫博物院来说,也是一个从未经历过的难题。面对这“烫手的山芋”,故宫人们只能请有打包装箱经验的古玩行师傅们进行文物装箱工作,将部分文物分5批运往上海,共13427箱又64包。
国难之下,国宝颠沛流离,保全文物,就是保全民族的文化之根。祝勇常年书写与故宫有关的历史,这部《故宫文物南迁》更是选取了这座宫殿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可歌可泣的一段历程。作品以翔实的考证还原了历史原貌,尤为可贵的是将有关的历史人物化为鲜活的文学形象,为读者留下了难以替代的感性认知。
此外,本书入选了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导读之后对全书感兴趣的同学请翻阅本书,一起来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