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
尽管其同名电影已经成为影史经典但原著小说以其细腻的心理刻画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同样值得反复品读。
真正的牢笼在于内心深处,走不出内心的牢笼到哪里都是囚徒。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作者简介
斯蒂芬·埃德温·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毕业于缅因大学,美国作家、导演、演员。
他以恐怖小说著称,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毕业后因工资菲薄而走上写作之路,著有《肖申克的救赎》《闪灵》《危情十日》《魔女嘉莉》等。他6次荣获布莱姆·斯托克奖,6次荣获国际恐怖文学协会奖;1996年获欧·亨利奖;2003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2007年荣获爱伦·坡大师奖——终身成就奖;超过150部影视作品改编自他的作品,由此创下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本书推荐人: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2406班 张艺凝
TA的推荐寄语:
我推荐《肖申克的救赎》,因为这本书能带给同学们勇敢面对困境,重获自由的启示。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由斯蒂芬·金创作,收录在他的中篇小说集中。
这本书通过讲述银行家安迪·杜弗雷因被错误定罪而入狱的故事,展现了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救赎。它探讨了希望、友谊、自由和救赎的重要性,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人性的力量。
对于现代青年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思考自我、面对困境和追求自由的窗口。它能鼓励同学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希望,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推荐这本书是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生活、面对困境,并找到内心的力量和希望,带来新的启发和感悟。
电影版-肖申克的救赎
优秀的作品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如果上帝也想看电影了,那么他一定想看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豆瓣电影历史排名第一的成绩,足以诉说这本书的魅力。
作为影史书史经典,其魅力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希望主题的永恒诠释。
该小说核心叙事框架:
1.背景设定
时间与地点: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缅因州的肖申克州立监狱。
主人公:
安迪·杜佛兰:原为银行家,因被诬陷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
埃利斯·"瑞德"·雷丁:监狱中的"权威人物",能为囚犯搞到违禁品,也是故事的叙述者。
2.核心情节
入狱与适应:
安迪初入监狱时沉默寡言,遭受欺凌,但凭借冷静和财务知识逐渐站稳脚跟,帮狱警处理税务问题,改善囚犯待遇。
体制化与希望的对立:
老布悲剧:在监狱度过50年的图书管理员老布获释后无法适应外界,最终自杀,体现体制对人的驯化。
安迪的反抗:他坚持内心希望,扩建图书馆、教囚犯知识,并暗中策划越狱。
真相与复仇:新囚犯汤米透露真凶线索,但典狱长诺顿为利用安迪洗钱,杀害汤米并掩盖真相,彻底击碎安迪对司法的幻想。
越狱与自由:安迪用20年时间以小锤子挖通隧道,借雷雨夜爬过污水管越狱,并揭发诺顿的罪行。出狱后以假身份取走赃款,逃往墨西哥海滨小镇。
瑞德的救赎:假释后的瑞德一度迷茫,受安迪留下的信指引,前往墨西哥与他重逢,二人重获自由与新生。
3.主题升华
希望与自由:安迪的信念"有些鸟注定不会被关住"贯穿全篇,对比老布和瑞德的"体制化",凸显精神自由的价值。
体制的荒诞:监狱象征压迫性系统,安迪的越狱是对腐败司法和人性异化的反抗。
友谊与救赎:瑞德通过安迪找到生存意义,完成自我救赎。
4.关键符号
小锤子:象征看似微薄却持久的力量。
《圣经》:藏锤子的工具,暗讽典狱长的虚伪。
海报与隧道:表面顺从下隐藏的反抗。
墨西哥海滩:自由的终极象征。
这一框架通过安迪的隐忍与爆发、瑞德的视角转换,展现了一个关于绝望中坚守希望、用智慧战胜压迫的经典故事。
5.总结
体制化无处不在(监狱、工作、社会规则),关键在于是否被它驯服。
希望不是幻觉,而是生存的必需品,安迪用20年证明这一点。
真正的自由是精神的独立,而非物理的逃脱。
救赎不是一个人的事,安迪拯救了瑞德,也拯救了观众。
“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光亮。” —— 这句话不仅是安迪的写照,也是每个人内心自由的象征。